Post By:2025/10/21 9:32:54
近日,青島市疾控中心發(fā)布提醒,隱翅蟲體型微小,蟲體內各段均含毒素,有著強酸性(pH值1-2,與硫酸相當),被稱為‘飛行的硫酸’,其體液接觸皮膚可引發(fā)紅斑、水皰甚至潰爛問題。市民應小心防范。
市疾控中心專家王偉介紹,隱翅蟲多數細長、體小,體長0.6到0.8厘米,形似大螞蟻,頭、翅和腹尾呈黑色,前胸、腹部及足為橘黃色,翅膀不可見。
每年6月至9月為隱翅蟲活躍期,尤其雨季活動頻繁。其晝伏夜出,喜潮濕環(huán)境,常見于草地、枯枝落葉堆、河邊草叢、石塊下及垃圾堆周邊。 其具有趨光性,夜間被燈光吸引,常飛入室內或圍繞光源盤旋。
隱翅蟲飛到人身上不會直接叮咬皮膚,但是當人們用手拍打蟲體時,其體液大量濺出,就會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害,接觸部位出現條索狀、點狀紅斑,伴灼痛、瘙癢,出現與皮膚燒傷相似的丘疹、水泡、膿包等,如果不慎進入眼睛里,會灼傷結膜、角膜,不及時治療,嚴重時可致失明。
王偉提醒,遇到隱翅蟲,切忌直接用手拍打,可以將其輕輕吹落或抖落,或借助工具(如紙巾、樹葉等)將蟲體移除,若在家中發(fā)現,可用膠帶粘住或用紙巾包裹后丟棄。
如果不慎拍打蟲體,應第一時間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,堿性肥皂水或4%小蘇打溶液反復沖洗接觸部位,以中和毒液的強酸性。切勿用手觸碰其他身體部位(尤其是眼睛),如有不適和出現大面積皮損、潰爛或全身癥狀(如發(fā)熱),立即就醫(yī),以免加重病情。
王偉提醒,預防隱翅蟲傷害,市民應在夜間關窗或安裝紗門、紗窗,阻擋隱翅蟲進入室內。夜間開燈時,拉上窗簾,可有效避免其被燈光吸引靠近屋內;睡前檢查床鋪,避免壓碎藏匿的隱翅蟲;隱翅蟲活躍季節(jié),應盡量少在潮濕的草地、樹林、河邊等區(qū)域長時間停留或坐臥;夜間避免在燈光下長時間停留,盡量穿長褲長袖;蟲子落身時,輕輕吹走或用紙巾撥離,切勿拍打;保持室內外干燥整潔,清理院內外雜草、垃圾,減少隱翅蟲棲息環(huán)境;若室內有隱翅蟲,可在房屋紗窗及墻壁上用殺蟲劑作滯留噴灑;數量較多時,可聯系專業(yè)機構進行處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