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新貼回復
返回列表

查看:262     * 貼子主題:被騙金額達上百萬,學歷提升騙局屢屢得手

帥哥:mrjiang



積分:704
注冊:2006-07-04
溝通:
Post By:2025/10/19 15:45:44
[color=#222222]  “100%保證錄取、100%畢業(yè)、錄取不上全額退費……”這樣誘人的承諾讓全國多地約200人上當,損失金額達上百萬元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這些騙局之所以能屢屢得手,是不法分子精準利用了人們的急于求成心理與信息不對稱弱點,通過精心設(shè)計的話術(shù)和套路誘使受害者步入陷阱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01 詐騙話術(shù):精心設(shè)計的心理陷阱[/b]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學歷提升騙局的話術(shù)經(jīng)過精心設(shè)計,直擊求職者和在職人員的軟肋。詐騙分子通常承諾“免試免考”、“包過包獲證”,甚至聲稱短時間內(nèi)就能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這些機構(gòu)的話術(shù)從“包過”“押題86%”到“面試走流程就行”,再到聲稱可“提前聯(lián)系導師”“提供助學分”,層層遞進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詐騙團伙會虛構(gòu)與知名高校的合作關(guān)系,甚至偽造錄取通知書和學校公章。浙江湖州的劉勇就曾收到詐騙機構(gòu)寄送的帶有“蘭州外語職業(yè)學院”公章的錄取通知書,后經(jīng)核實完全偽造。
[/color] [img]/tp/2025/1019/1545078653.jpg[/img][color=#222222]  [b]02 目標群體:職場焦慮與學歷需求[/b]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學歷提升騙局的受害者多以企事業(yè)單位職員為主[/b],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。這一群體工作穩(wěn)定且有一定經(jīng)濟基礎(chǔ),面臨職場晉升瓶頸或評定職稱的壓力,對學歷提升有迫切需求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這類受害者往往因工作繁忙無法參加全日制學習,又急需學歷證書提升職場競爭力,因而容易輕信“捷徑”承諾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03 詐騙手段:從虛假承諾到偽造證件[/b]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詐騙分子利用信息不對稱實施騙術(shù)[/b]。他們往往聲稱有“內(nèi)部指標”或“特殊關(guān)系”,可以繞過正常錄取流程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常見的詐騙手段包括:冒充高校招生人員、偽造院校網(wǎng)頁“釣魚”、謊稱“自主招生”為“自由招生”等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一些詐騙團伙甚至提供“假學信網(wǎng)”查詢服務,實際上是通過偽造的“山寨學信網(wǎng)”提供假學歷認證。正規(guī)的學歷證書必須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(wǎng)(學信網(wǎng))查詢驗證,任何其他網(wǎng)站的查詢結(jié)果均無效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04 監(jiān)管漏洞與維權(quán)困難[/b]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學歷提升詐騙屢禁不止的部分原因在于監(jiān)管存在漏洞。一些詐騙公司實際上是合法注冊的教育咨詢機構(gòu),但沒有辦學資質(zhì)卻從事學歷提升培訓活動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當受害者發(fā)現(xiàn)被騙后,[b]維權(quán)道路充滿艱難[/b]。上海警方抓獲的3個詐騙團伙,其公司實際運營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年,在騙取一定數(shù)額后就會選擇關(guān)門跑路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詐騙分子往往采取“打一qiang換一個地方”的策略,不斷更換公司名稱和地點,增加了打擊難度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[b]05 防范措施與正規(guī)渠道[/b]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要避免落入學歷提升騙局,[b]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心態(tài)[/b],認識到學歷獲得沒有真正的“捷徑”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選擇學歷提升途徑時,應[b]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[/b]。正規(guī)學歷提升都有明確的學習和考試要求,不存在“花錢買證”的捷徑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從山東到云南,從上海到四川,學歷提升詐騙已蔓延至全國各地。隨著社會對學歷要求的不斷提高,不法分子也在不斷變換詐騙手法。從傳統(tǒng)的“包過”承諾到如今的“助學分”陷阱,詐騙手段越發(fā)隱蔽。
[/color][color=#222222]  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不僅需要執(zhí)法部門的持續(xù)打擊,更需要公眾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。正如光明日報評論所指出的:“合理的自我提升應當鼓勵,但投機取巧并不可取!
[/color]
我是電腦精英,同時也是電腦店的老板!希望大家光顧我們的公司!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址了!
<<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>>
返回列表
Powered by ShuzirenCms © 2003-2025 Shuziren.Com ,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1213 second(s)